当前位置: 首页心理文章详细内容

“留守时光”对成年后的影响


[2024-03-01](点击量:262)

童年时代那段没有父母陪伴的“留守时光”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,留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又有哪些呢?

正如我们所知,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,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代替的。作为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,亲子关系是儿童人格发展、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原动力。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,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、价值观念上的帮助,尤其是情感上的支持,他们面临着教育、道德、心理等方面的困境。既有的研究发现,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,留守儿童在学习、生活、心理等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。

1留守儿童中逃学、厌学、辍学、纪律差、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。

2年龄越小的留守儿童,其社交技能受到的影响越大。

3父母离开时间越久对留守儿童心理影响越大。

4大部分留守儿童心理负担重,没有心理归属感,他们非常渴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,由于父母不在身边,对生活的满意度也相对比较低。

一系列研究结果证实,留守儿童曾经的留守经历对其成年后的生活满意度、主观幸福感、成人依恋模式以及人际关系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。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相对比较低,消极情绪体验也比较多。这可能是因为17 岁以前的儿童期、青少年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转变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,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的时期,此时经历“父母缺位”造成的“父母关爱的缺失”所带来的心理成长困惑让他们较多地体验到抑郁、焦虑、悲观等消极情绪。

此外,长时间的留守生活影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,这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长大后容易形成非安全型的依恋,在依恋模式中常常表现为冷漠型或恐惧型。这二者都具有回避的共同特征,即消极的他人工作模式,特征是个体不喜欢依赖他人或者认为别人是不可信的,从而拒绝。恐惧型的个体选择回避是为了避免被依恋对象伤害或抛弃,冷漠型的个体选择回避是为了保持独立。尽管在成长的过程中,留守儿童并不缺乏精神和物质支持的来源,但他们在困难时往往没有积极争取接纳和支持,而是回避、拒绝集体和他人的关心帮助,不擅于支配和利用周围的支持源。

研究发现,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双重影响。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虽然在职业认知上有些模糊、在人生目标上相对退缩,但是在政治理论学习、择偶标准、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以及消费观念上更合乎社会发展要求。从性别上看,有留守经历的男生虽然在人生手段的灵活性上有些欠缺、人生评价相对有些消极,但政治理论掌握得更娴熟,消费观念更理性;有留守经历的女生虽然择业自信心相对较差,但是对政治理论更娴熟,消费支出、消费观念更理性,对待婚前性行为更合乎社会伦理。可见,儿童期留守经历虽是一种缺失,但也是一笔宝贵财富。

当前,社会对该群体保持了一定的关注,但需要注意的是,留守儿童并不等同于“问题儿童”。尽管有诸多研究对留守儿童持消极观望态度,但近80万留守儿童进入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维度,即这些有留守经历的学生能够在较为不利的成长环境中良好发展,例如考入大学,甚至有着超出其他成长环境的同龄人的能力,那么他们势必具备诸多积极、合理的因素以补偿、削弱或者制衡了因留守所带来的消极面。

此外,研究发现,社会支持(特别是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)是影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因素。也就是说,留守经历引起的不安全依恋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主观幸福感的降低,关键在于个体是否愿意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,或者个体身边是否有足够的社会支持供其利用。

鉴于此,家长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,不断加强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交流沟通;学校应积极优化教育教学环境,充分发挥校园各级组织的引领导向作用;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,强化监控措施,为社会资源的整合搭建平台,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,加强留守人群宏观环境建设,在保证他们教育和物质需要的同时,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爱和支持,引导他们合理有效地利用周围的支持源,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。  

专家论坛    汪呈呈   wcc226@163.com 


作者:张雯

来自:《心理与健康》2015年6月刊